从绿茵场到娱乐圈:盘点那些跨界失败的世界杯运动员们
9807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结束后,某位知名前锋突然宣布进军娱乐圈。当时他的经纪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在球场上能征服观众,在舞台上同样可以。"然而三年过去了,这位球星参演的三部电影累计票房不足千万,最近更被拍到在酒吧驻唱。 体育心理学家李教授分析:"运动员在长期封闭训练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很难适应商业世界的复杂规则。他们习惯了明确的胜负标准,但商场没有明确的裁判。" 更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在20-35岁之间,这个阶段积累的财富往往不足以支撑他们后半生的生活。前国脚王涛坦言:"我们这代人大多出身普通,退役后除了踢球什么都不会,只能硬着头皮尝试新领域。" 当然也有少数成功案例。比如德国球星克洛泽退役后潜心学习导演课程,去年执导的纪录片获得业内好评。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更多运动员在跨界路上摔得头破血流。 专家建议,运动员转型应该循序渐进,最好先从与体育相关的领域入手,比如体育经纪、青少年培训等,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行业。毕竟,隔行如隔山,这个道理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当足球梦遇上明星梦
"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做,"体育评论员张指导直言,"这些运动员太容易被娱乐圈的浮华迷惑了。"
跨界失败的典型案例
为什么跨界这么难?
运动员跨界成功率统计
领域 成功率 体育解说 68% 商业投资 23% 娱乐行业 12% 成功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