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何区别?
7093
法塞尔说:“中国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了88枚奖牌,其中游泳和跳水一共获得了20块奖牌,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功。不过同时我也发现,中国在集体项目上却一无所获。”
纵观中国体育各项目的历年成绩,笔者认为,个人优于集体、非对抗性优于对抗性。中国的集体项目远不如个人项目夺目,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个人项目:是一项将自己的平日反复练习的一套动作尽可能完美展现的一项体育运动。例如,跳水、体操、乒乓球等。
为什么体育中个人项目强?
第一 个人项目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小、对团队配合要求较低。
第二 东方人擅长灵敏、协调、柔韧的身体素质,而欧美人体型更加硕大,力量,特别是爆发力方面非常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进行有接触的正面对抗我们更占优势。
第三 在个人项目中,只要有一名特别出色的队员就能带动整个队伍拿到奖牌。例如孙杨、李娜,一人可以包揽几块金牌。
中国出了姚明、李娜、刘翔,中国篮球、网球、跨栏就世界一流了吗?
某一个人竞技水平高超,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真实状况。而集体项目则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底蕴氛围和精神斗志。
集体项目:是至少三人以上具有相互合作且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此外,诸如乒乓球、体操、羽毛球的团体赛,个人成绩的累计叠加,不符合集体项目定义。
为什么体育中集体项目弱?
第一 集体项目中一两人十分出色是远远不够的,每一名运动员不仅要个人能力强,而且要实力相当,不能有过大悬殊。
第二集体项目需要运动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场上根据对手的随机应变。集体项目的队员人数较多,人多难免会有争执,那么沟通协作能力、团队意识十分重要。而中国大多是独生子女,团队意识不强,较为自我,因此团队凝聚力是取胜的关键。
第三 在中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文化课出类拔萃的学生是不会选择走体育道路的,反而是学习不好才会被家长送去练体育,这一观点反应出体育在群众中的地位。从小耳濡目染这样不和谐的思想,试问,我们的集体项目还能发展好吗?因此,中国的体育缺少集体项目的普及和提高。
第四竞技基础是集体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在一些体育发达的国家也有精英运动员的训练体制,但更多是金字塔型结构,体育运动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而在中国,普通学生可能除了体育课之外,一周也没机会锻炼一次。我觉得这也是中国集体项目成绩不足的原因。
中国的体育制度可以称作金牌制造机器,离普通民众太远了;中国的体操很强,可你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接触到体操;中国的体育缺少金字塔的底部,纯粹是为了出成绩了。
说到底,运动没有成为我们的生活和信仰,“与子同袍、与子同仇”的中国武士道早已泯灭。中国孩子们最热忱、最默契、最勇敢的唯一集体竞技,大概就剩下电脑游戏了吧。
中国已经在包括奥运会的重大世界级比赛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可以做出一些改变了。
文字:张雨婷
图片:网络
编辑:周慧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