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志愿者吕琪:用热情与汗水点亮卡塔尔赛场的中国身影
7981
在沙漠与足球之间架起桥梁的90后女孩
当阿根廷与法国的决赛终场哨响时,吕琪站在卢赛尔体育场的媒体工作区,看着漫天飞舞的彩带悄悄抹了抹眼角。这个来自江苏盐城的姑娘,是本届世界杯287名中国志愿者中唯一被分配到主新闻中心的语言服务专员。
"每天要处理30多场发布会的同传设备调试,有次内马尔突然改用葡萄牙语俚语,我急得后背全湿透了"
在40℃的高温下,这个戴着印有"FIFA Volunteer"字样鸭舌帽的姑娘,每天要步行2万步往返于8个训练场。她的工作证背面贴满了各国记者赠送的国旗贴纸,"最感动的是巴西老记者送我队徽,说谢谢我把中文的温柔带进世界杯"。
你不知道的志愿者日常
- 凌晨4点起床赶接驳车,总随身带着薄荷糖提神
- 自创"三语便签法":用中英阿语标注设备使用说明
- 教会12个国家工作人员说"谢谢"的中文发音
决赛夜结束后,吕琪在朋友圈发了张工作证的特写,配文是"原来足球真的能让人跨越山海相见"。如今回到上海某翻译公司的她,工位上仍摆着那顶洗得发白的志愿者帽子——就像卡塔尔沙漠里永不褪色的绿茵梦。
—— 本文素材来自2022年12月《体坛周报》专访